創意的頭腦需要支點
創意產業,是一個依靠頭腦推動的產業。創意離不開頭腦,但是,有頭腦未必一定會有創意。問題是如何訓練出一個充滿創意的頭腦。
對于這個問題,鴻運齋掌門人黃棟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新近為人文奧運旅游紀念品開發的玻璃茶具談起。這款玻璃茶具非常新穎別致:耐熱玻璃熱熔而成的壺身,通體明凈透徹,泡入綠茶,碧綠的茶湯中,漾著嫩綠的新芽,煞是養眼。壺身上鐫有李嵐清的金石邊款:祝2008年北京奧運會圓滿成功,配上5個不同顏色的精致杯子,讓人沉浸在一種有滋有味的遐思中。這套玻璃茶具一經推出,市場反響熱烈,訂單絡繹不絕。
這套茶具一開始使用的材料是紫砂。材料之變,出于兩個考慮:一是紫砂茶具雖深具中國特色,但成本偏高;二是紫砂茶具系手工制作,難以大批量生產,而仿制卻比較容易。這樣的旅游產品的市場預期十分悲觀。此時此刻,創意解決了“替換”問題,用耐熱玻璃一箭三雕,降低成本、批量生產和不宜仿制;在茶具的實用價值上,玻璃材質泡茶,雖在口感上不及紫砂材質,但在觀賞價值上獲得較大補償。
黃棟華端著泡著上好新茶的玻璃茶壺說,創意不是無源之水。創意的頭腦,需要儲備、聯想和市場三個支點:
創意的基石是知識儲備,需要不斷擴大眼界、增加閱歷。鴻運齋在修復故宮倦勤齋過程中,見識了皇家建筑工藝的繁復與精湛,才真正知道了民間工藝特色的所在。比如,倦勤齋紅木窗欞就集聚了木刻、刺繡、玉雕、竹絲等多種工藝,其中的鑲竹絲工藝已幾近失傳,原以為在竹鄉安吉或能找到這樣的工匠,結果卻在木雕之鄉東陽邂逅一位花甲老人,身懷連子女都不傳的鑲竹絲絕活。鴻運齋把這一工藝移植過來,創意地應用到紅木家具開發上,故宮博物館專家一看大為贊嘆,表示要收藏一套,作為倦勤齋修復后的室內陳設,與整個建筑的裝飾風格一致起來。把鑲竹絲工藝運用到掛屏上,也是別開生面,受到了藝術愛好者的喜歡。最近開發的紫砂國嘴壺頗有創意,壺型是一個“中”字,壺鈕鏤空呈嘴巴形狀,壺身一面刻有中英文“向世界說明中國(Presenting Chinatotheworld)”,另一面刻有世界地球及中國城市景觀。趙啟正看了非常高興,說這符合國務院新聞辦的工作特點,是嘴對嘴的交流藝術。創意國嘴壺之前,他先認真閱讀了趙啟正《向世界說明中國》一書,并將創意設想與其溝通了好多次。
善于聯想是創意的一個重要環節。匠人之所以是匠人,就是死認傳統和常規,不會以某種事物為起點展開聯想的翅膀。鴻運齋的創意產品不少是聯想的結果。被故宮博物館收藏的十二生肖鑲玉紅木椅,就是因為覺得傳統的裝飾題材,比如梅蘭竹菊、福祿壽禧,不能給人眼睛一亮的審美愉悅。聯想到十二生肖中國特有,家喻戶曉,但還未看到在紅木家具上出現過,一經引入使用便是裝飾題材上的創新。明年8月完成倦勤齋修復工程后,可能還不能撤走工程隊,故宮里其他一些飽受歲月侵蝕的建筑有待修葺。聯想到國內裝潢企業的現狀,黃棟華有了新想法,著手成立一家室內裝潢公司,專做明清風格,這樣繼承發揚了中國傳統建筑裝潢工藝,應該也會有不錯的市場。當然,創意也離不開市場,不僅是因為不少創意火花來自市場,而且絕大多數創意需要經受市場檢驗。比如,人文奧運玻璃茶壺做成多少大小為宜,說到底是由市場決定的。精于茶道的人告訴他,玻璃茶壺主要功用,在于看茶色、賞茶形,再說好茶葉價格昂貴,壺做大,客來品幾杯便走,實在是一種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