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的種類(四)(玉雕觀音的種類)

裝飾玉
玉器作為裝飾始終是玉器的主要用途。包括玉珠串、手鐲、玉佩等人體裝飾用玉;玉劍飾、玉帶鉤、玉帶扣等服飾裝飾用玉;玉山子、玉瓶、玉爐、玉熏等陳列裝飾用玉等。
◆人體裝飾用玉
人體裝飾用玉包括發(fā)飾、頭飾、耳飾、頸飾、胸飾、臂飾、手飾等等,其中大部分為單件佩飾,一部分為組合佩飾。下面就介紹其中較為常見的幾種。
玉冠飾 紅山文化出土馬蹄器(又稱箍形器),筒狀,一端削成斜口,上面有兩個穿孔,為束發(fā)的玉冠。良渚文化出土透雕玉冠飾,造型為變體飛鳥形,扁平體。用線刻和鏤空手法雕刻神人、神獸圖案。

笄 古代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發(fā),或插住帽子,是一種裝飾玉器。

鐲 手鐲是戴在手上的,不同于環(huán)。玉鐲在石器時代就已出現(xiàn),至今人們?nèi)匀慌宕?,非常喜歡玉鐲主要有素身和紋飾兩種。

扳指 主要用于射箭,扳指的佩戴有夸張射箭技藝的意味。清肛扳指戴在拇指上,作為首飾,常用白玉、翡翠制作。
剛卯、嚴卯 又稱對印,方柱狀,高2厘米,約1厘米見方,大小不盡相同,自上而下貫穿一孔。剛卯、 嚴卯四面皆刻兩行咒文,剛卯刻34字,嚴卯刻32字,往往成雙佩戴,是一種護身避邪物。
戰(zhàn)國就有剛卯、嚴卯,但主要流行于漢代。
翁仲 漢代普遍衫的佩飾,用于避邪。玉翁仲雕琢十分簡單,頭上一橫,顯出戴帽。面部三刀,顯出雙眼和鼻。肩胸部兩刀,顯現(xiàn)出三角形的大胡子和雙肩,腹下兩刀,顯現(xiàn)出古人穿的寬衣大袖。這稱為“漢八刀”。翁仲,傳系秦時南海人,身長一丈三尺,氣質(zhì)勇猛端正, 始皇派其兵守臨洮,聲威振動匈奴。死后,鑄銅像置咸陽宮司馬門外。匈奴至,還以為翁仲仍然活著。后世將其置于王陵墓道旁守候,以期保護墓主。玉翁仲常雕琢為老者,有孔 繩便于佩戴。
沖牙 形狀似長牙,一般對對出現(xiàn),佩在人身的較下部,相互之間或與其他玉佩相碰,能發(fā)出悅 耳的聲音。
璇璣 器型如璧,外形等距順向外出三個、四個或六個尖角。最早見于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春秋戰(zhàn)國以后罕見。關于璇璣的用途學術界尚無一致定論。一說為古代觀察天 象的儀器;一說由璧演化形成的星象,并有人指認為北斗形。

環(huán) “肉好相同者稱環(huán):,不同于手鐲,可見環(huán)是璧的一種,圓形片狀,中心有孔,孔徑與邊寬相等。”行則有環(huán)佩之聲“,形容古人佩戴玉環(huán)極其普遍。古人佩環(huán)是取其周圍纏繞,無窮無盡的象征意義,表現(xiàn)自己品德。環(huán)還有傳遞信息的用途。
系璧 佩飾用的小璧,常常與玉管等飾件組合佩飾。
佩 石器時代開始就有玉佩,歷代玉佩制作、造型、選材均有不同,佩戴玉佩主要是裝飾美化自己,同時還相信佩戴諸如玉人、玉辟邪、玉龍、玉鳳 、玉虎,玉麒麟等題材的玉佩能 保護自己平安。
璜形佩 也稱組合佩,多與其他玉件結合為佩戴飾物。

來源: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