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作品的製作工法(沈陽燈工琉璃制作)

 成形後的玻璃作品往往需要進行各種形式的加工,以進一步完善制品的形狀和功能,使其成為一件完整的產品。玻璃制品的制作工法一般可分為,冷加工、熱加工和表面處理三大類。
一、冷加工
  在常溫下,通過機械的方法來改變玻璃制品的外形和表面狀態的過程,稱為冷加工。冷加工的基本方法為:

(1) 研磨與拋光
  研磨與拋光是玻璃進行冷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磨的目的在於,保證制品得到想要的幾何形狀、準確的尺寸和最有利進行拋光的表面狀態。拋光則使玻璃研磨後的毛面重新成為光滑、透明、具有光澤的鏡面,兩者有密切的關聯。
(2) 切割
  切割是利用玻璃的脆性和殘余應力,再切割點上劃一刻痕造成應力集中,在外力作用下,斷裂線沿應力走向展開,從而達到切割玻璃的目的。
(3) 鉆孔
  玻璃制品常常需要鉆孔以滿足安裝使用時的需要。
(4) 噴沙與磨沙
  在玻璃表面進行噴沙與磨沙的目的,是使光滑的玻璃表面形成毛面。常用於表面飾或配合造型,作為一種技法的表現。
(5) 車刻加工
  在玻璃表面用機械磨刻或人工刻花,顯現出各種花紋圖案,是玻璃的傳統裝飾方法。主要包括草刻、精刻和藝術雕刻。

二、熱加工
  玻璃制品的熱加工,主要是利用玻璃的粘度、溫度特性、導熱性及表面張力等性質,來進行加工操作。經過熱加工的玻璃制品應緩慢冷卻,防止炸裂或產生過大的永久應力,必要時還需進行二次退火。其方法有:
(1) 爆口與燒口
  吹制的玻璃,必須切割去除上部與吹管相連接的帽蓋部分,其切口常具有尖銳、鋒利的邊緣,通常采用集中的高溫火焰對其局部加熱,依靠表面張力的作用使玻璃在軟化時變得圓滑,像這樣用火焰進行切割的過程稱為爆口。燒口就是用集中的高溫火焰將制品口部局部加熱。
(2) 火拋光
  火拋光就是用火焰直接加熱玻璃制品表面,在不變形的前提下,使其表面熔化而變光滑。
(3) 火焰切割與鉆孔
  切割與鉆孔是用高速的高溫火焰對玻璃局部進行集中加熱,并使其熔化達到流動態在高速氣流的驅駛下,局部熔化的玻璃沿切口流失,制品被切割開。對于玻璃容器也可采用內部通氣加壓的方式,使制品在加熱部位形成孔洞。
(4) 真空成形
  真空成形是加工精密內徑玻璃管的一種方法
(5) 槽沉成形
  此法是將玻璃塊或平板玻璃置于模型上加熱使玻璃軟化,在重力作用下,軟化的玻璃下沉貼附于模具表面而具有模具的形狀。

三、表面處理

  表面處理指從清潔玻璃表面起直到制造各種涂層玻璃的所有表面加工過程。具體可分為:
(1) 玻璃的化學蝕刻。
(2) 玻璃的化學拋光。
(3) 玻璃的表面涂層。
(4) 玻璃的表面著色。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