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肥蓋瘦”原則?(時肥時瘦什么原因)
在油畫作畫過程中,要始終堅持“肥蓋瘦”原則。所謂“肥”即指含油量多、干得較慢的涂料或顏料以及油的比例大于樹脂比例的媒劑,如亞麻仁油。所謂“瘦”是指非油性或含油量少的涂料或顏料以及減少油的含量增加樹脂比例的媒劑,如松節油。“肥蓋瘦”即指底色層要比上面的色層含油少。因含油少的色層比含油多的色層干得快,如果瘦蓋肥,含油多的色層干了以后,上面的含油少的色層就會皺縮和開裂。故若在油性底的畫布上作畫,就不能只用松節油調顏料作畫,否則,顏料的附著力將會很差,時間久了,畫面上的顏色易剝落。
許多大師作畫都堅持“肥蓋瘦”原則,采用無油的、少油的或坦培拉涂料制作畫底涂層,節約用油,直到最后才能使用脂油、干性油、稠油、樹脂油作畫。
繪畫所使用的油,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氧化變質,長期暴露于空氣中的油會逐漸失去其凝聚力,粉化甚至脫落。也就是說:油畫使用的調色液并非越多越好。根據古代大師的經驗和材料專家的警告:油畫家應盡量控制油的使用。許多古代油畫作品之所以具有極好的耐久性,其原因就在于技法的正確運用,其中包括“肥蓋瘦”原則和對油量的控制使用。
來源:網絡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布。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復制、盜用、采集、發布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