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畫值得收藏嗎
近年來,油畫界的盛事很多:海外的威尼斯雙年展、巴西圣保羅雙年展、巴塞爾文獻展等等,這使得國內許多現(xiàn)代派及新生代畫家有了向國際藝術市場進軍的機會。而國內近年來有影響的展覽如成都世紀之門現(xiàn)代藝術展、二十世紀中國油畫展等,無疑使人們更多了解到中國油畫的發(fā)展現(xiàn)狀。尤為重要的是,上述藝術展覽向人們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當前中國油畫收藏的信息,即不同流派、不同風格、不同年齡段創(chuàng)作的油畫作品都有其追捧者。
現(xiàn)在誰想收藏一幅參加過重要的海內外學術展覽或受到美術界評論家關注,或屬藝術家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價位又相對以前較為合理的油畫作品已是非常之難的事情了。這也造成近年來油畫征集工作越來越難的趨勢。一方面是想收藏油畫的收藏家、投資家正逐步增加,另一方面是油畫拍品越來越難尋覓。因為許多“好畫”深藏在海內外重要的美術館、博物館、藝術機構里,或是已被那些海內外先知先覺的油畫收藏家“深藏閨中”了。
近來,有幾位國內成功企業(yè)家想涉足油畫收藏領域,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出兩個問題:一是投資油畫是否會增值?二是投資哪一類油畫比較容易增值?回答第一個問題要著眼于未來的中國油畫市場的發(fā)展趨勢。如果我們斷定目前中國油畫市場仍然是處在萌芽狀態(tài),尚未進入20世紀80年代港臺、東南亞地區(qū)那種熱潮中,那么現(xiàn)在投資油畫佳作必然日后會有回報。回答第二個問題比較難。因為“市場永遠是對的”,尤其是藝術品的市場價格與藝術價值的高低,有時不是成正比的。為了避免大的風險,我感到買家把握住兩點很重要,一是藝術性強,二是價格相對較低的作品。藝術性強并不是針對一種流派或風格而言,任何一種表達形式的藝術作品都有其藝術價值,差別只在于高與低。
盡管有諸多不利因素可能會影響一部分藏家的油畫收藏熱情,但是,中國嘉德2000年秋季中國油畫及雕塑專場拍賣會卻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好成績。不同流派的代表作品均有價格不俗的成交記錄。獲本場拍賣最高成交價的是吳冠中的一幅油畫《白樺》,成交價60.5萬元人民幣;林風眠先生的一幅重彩也創(chuàng)下了39.6萬元的高價;寫實派代表楊飛云的一幅人體油畫精品成交價55萬元,創(chuàng)下了其作品拍賣以來的最高紀錄。陳衍寧的油畫力作《日出》以44萬元人民幣成交。以畫西藏人物著稱的艾軒的一幅油畫也以24.4萬元人民幣成交。前衛(wèi)派畫家王廣義的《大批判》首次在拍賣會上亮相,也拍得33萬元人民幣。還有不少女畫家的作品在拍賣場上也受到了藏家的熱烈追捧。
中國油畫的收藏尚處于初期階段,若想在國內形成一個油畫收藏的熱潮,還必須依靠國內的藏家、投資家、畫廊、經(jīng)紀人以及拍賣公司的共同推動。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