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的畫體

(1)工筆畫

工筆畫亦稱"細筆畫",是用粗細勻致的線條來色勒所描繪對象的形體與結構,分白描與設色兩種。工筆畫的高峰是宋、元兩代,至清初已式微,被惲南田的"沒骨法"所取代,備受冷落。直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在京津地區涌現出一大批成就卓著的工筆畫家,如劉奎齡等人,他們繼承傳統,重功力,求變革,才使傳統工筆畫重放異彩。

(2)寫意畫

寫意畫俗稱"粗筆"。要求通過簡練概括的筆墨,著重描繪物象的意態神韻,精神內涵,而忽略所描寫對象的外貌形態。

一般認為,寫意畫的創始人是徐熙,后人評倫他的畫落筆縱橫,意不在似,是第一個將寫意畫法載于畫史的人。

寫意畫又可分為小寫意和大寫意。小寫意多結合一些工筆的畫法,工寫結合,如南宋法常的花卉畫;大寫意則一路狂寫,輕松灑脫, 如南宋梁楷的人物、"八大"的禽鳥、石濤的山水和近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人的作品,筆墨酣暢,將寫意畫發揮到極致。